2000年,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和而泰”)在深圳成立,成长初期便和伊莱克斯等国际品牌合作,经过近20的发展,和而泰已成为智能控制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。
依托于专注家电智能化的产业经验,和而泰以集合服务平台、资源整合平台、价值分享平台为理念,结合自身在家庭生活场景数据交互领域得天独厚的优势,打造了以大数据为媒介,连接一切价值单元,多维度全方位服务于未来家庭生活场景的新一代互联网平台。
2021年第一季度,和而泰实现营业收入127,484.82万元,同比增长73.16%;创收的背后,是一群默默奉献的“和而泰”人。
今天,5G产业时代通讯社(TD)专访了和而泰CIO董平炜,通过董总的采访,来了解,MES在企业的应用与创新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从1996年开始工作至今,前两段的工作经历带给您现在怎样的感受,您收获最大的是什么?
董:从最一开始的追逐者、学习者,发展到现在的陪伴者,90年代,国内大部分企业软件都是先学习美国的系统建设经验,到后来才逐渐自己研发MES系统,多种技术的引入,更加快速建设系统能力;收获最大的是能力的建立,自信心的建立,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与产品,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,同时也在持续学习,低调务实前行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这些年,您感受到的中国数字化转型大环境是怎样?有哪些变化?跟您自身的抉择有哪些关系?
董:蓬勃发展,各有所长;现在MES产品越来越多,从端到云整合度越来越高,自动化设备也越来越多,MES系统与自动化设备整合越来越完善,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应用引入到智能制造领域;而之所以会选择从事这一领域,也跟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关,其间接促成了我在这个行业的发展,并且也是这么多年一直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动力,越发展越感觉自己的选择没有错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您最早接触MES是什么时候,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况?
董:1997年,在第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,就在配合公司北美总部开发MES系统,当时基本上都是我们在配合总部协同开发,按照总部设计要求执行开发,自己没有什么自主权;当时还是用比较传统的VB6+SQL6.5,Web有用部分ASP,产线的设备还是大个的台式机CRT显示器加上条码扫描枪,大部分是人在负责扫描条码,少部分是固定在产线的特定位置自动扫描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从应用端来看,您觉得MES这些年发展变化如何?现在跟5年前相比较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?
董:现在MES技术,移动应用越来越广泛,能够兼顾的能力也越来越多;而5年前,系统上云的还不算多,MES也还没有那么多新技术新应用的导入(边缘计算,机器视觉,3D视觉,虚拟现实,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)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您觉得制造业应用MES的趋势将会如何变化?
董:多系统的整合式发展(ERP,PLM,SCM,MES,WMS,QMS等),多技术的整合式发展应用相结合,包括5G或者更高速率的速度传输,边缘计算,机器视觉,3D视觉,人工智能,更加智能的自动化生产设备,运维设备,传输设备,最终达到无人工厂,弹性生产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和而泰上市11年,您觉得资本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?
董:推波助澜,因为资本的力量,推动了、引领了,也加速了和而泰的数字化转型的步伐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您觉得企业上系统顾虑最多的是什么问题?
董:ROI投资回报率,持续的运维开发成本(人力,时间,设备)等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从和而泰实践来看,在自己重点布局的一些行业,mes系统的实施有哪些独特性、创新性和先进性并体现在哪些方面?
董:我们从传统的SMT PCBA制造工厂,逐步在朝整合式战略研发方向发展,例如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和一些重点客户合作研发更智能的控制器,并且通过控制器数据实时上云,通过云端协助与人工智能的技术,更好的服务与控制器相关产品的运作;创新性与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引入,机器视觉的引入,自动化设备的整合式系统研发等,其实有很多公司也在这样做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在实践过程当中哪些是目前的难点和瓶颈?
董:少有经验可以借鉴,自己不断摸索,再就是投资回报的因素,技术瓶颈也有,但是总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配合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在过去实践过程当中,MES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,您理想中的MES系统需要具备哪些特点?
董:人机料法环测等诸多数据的实时收集存储与计算,报表的实时展示,人工智能的决策推荐与闭环管理,更高的生产效率,更高的产品质量,更低的生产成本。
理想中的MES系统,参考ISA95,但又增加了诸多新技术应用,5G,人工智能,机器视觉,3D视觉,实现更高效高质量的生产,更少人参与的生产等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成长初期便进军国际市场,与伊莱克斯等国际品牌合作。您认为国内MES与国外比有什么不同或者差距,和国际品牌合作,给企业带来了什么?
董:目前国内的MES系统发展起步相对国外是比较晚,但现在正在朝多系统组合式的发展方向走。例如,国外的几家大公司,西门子、施耐德、SAP等,已经或正在将原来的诸多产品功能整合到一个系统平台中,包括PLM、SCM、ERP、MES、WMS、QMS、eHR等等,达成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以及实时性,并且这本身就有点像目前很火的中台的概念;
国内的产品,在ERP和PLM等方面,还是有落后与国外的产品地方,但是随着中国发展到制造业大国位置,我们的MES产品也变得功能更完整,性能更强,与国外的单一产品来说,已经颇具优势;
与国际品牌合作,给企业带来的就是国际观的视野扩大,全球供应链能力、交付能力,服务能力的发展扩大。
5G产业时代通讯社:您看好云化的MES在制造业的应用吗?其优势和劣势是什么?
我比较看好云端化MES应用的发展,当前的劣势就是成本与通用性问题,但随着云端成本的逐步降低,可复制的MES系统能力持续建立,机料法环测等标准化接口的逐渐丰富完善,导入云端化MES系统成本会变得更低,更有利于系统导入;
优势就是智能制造不只是云端化的MES系统导入,还包括大量的自动化设备的导入,这个成本将逐步影响到云端化MES系统的导入。另外,不要死守在MES领域,要做到横向与纵向扩展,横向扩展就是与MES系统相关并行系统的能力建制,少让客户再导入孤岛类的系统;纵向扩展,就是从云到端的系统乃至设备的串接与能力建制。
随着与全球知名零部件厂商的紧密合作,未来和而泰具备持续获取订单的能力,同时也将加大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的研发投入,为获取更多更优质客户打下坚实基础。